记得在2001年第一次看到闪存时,感觉非常新奇,不过因为价格不菲,而且容量也非常小,电影等大文件又装不下,只能装一些Word文档或者几首MP3。那时的闪存算是软盘的升级版,我也跟它“擦肩而过”。事实上,闪存虽然在2001年左右就被大众接受,但普及面并不广,当时的病毒也没有瞧上“她”。
2003年,16MB闪存淡出市场,256 MB闪存在朋友圈中非常流行,我购买了属于我的第一个闪存——256 MB。兴奋没有多久,我的闪存就遭遇了病毒——闪存类病毒,系统变得非常慢了,打开一个网页都需要一分多钟。那一年,对闪存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一年。闪存的容量得到数倍的提高,而价格也低到能被很多学生接受的地步。随着闪存普及,闪存类病毒诞生了,从那年开始,闪存与闪存类病毒的“绯闻”就一直没有断,持续了六年。
闪存容量从512MB,1GB,2GB,4GB,8GB,16GB……不断提高,而价格却一路走低,一百多元就可以买到16GB的闪存。其间我换了两个闪存,经常装电影、重要资料等,被闪存类病毒骚扰的次数也多了起来,特别是在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,AUTO、熊猫烧香、金猪报春等闪存类病毒层出不穷。
为什么病毒总缠着闪存
闪存容量越大,放的东西就越多;价格越便宜,用的人越多,就会吸引各式各样病毒的关注,它们为了利益,都直奔闪存而来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闪存类病毒的外延扩大了,包括熊猫烧香、金猪报春等知名病毒都算是闪存类病毒,于是病毒就成为了闪存的梦魇。
最初的闪存类病毒,功能都非常简单,仅仅是将病毒自身由闪存复制到系统中而已(单向感染),这时的闪存病毒还不具备大面积扩散的能力。之后,闪存类病毒进行技术升级,开始能从系统中逆向感染闪存,可以说具备了自动感染能力。这样病毒就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快速的传播。
现在的闪存类病毒,融合了许多其他技术,例如采用映像劫持、突破主动防御等。这样做的结果是,闪存类病毒与其他类型的病毒区别并不大,两者的内涵都差不多了,单纯的闪存类病毒必将被淘汰。但闪存类病毒并不会消亡,它们变身成为综合类病毒,这时无论破坏力还是传播面积都比以前大多了。
闪存病毒的害人伎俩
闪存类病毒利用Windows系统中的自动播放功能进行感染,当闪存插入电脑以后,就会自动读取设备根目录中的Autorun.inf文件。Autorun.inf文件本身并不具有危害,但里面的内容会指向一个病毒文件,在打开闪存时,Autorun.inf文件就会激活它指向的病毒文件。
我还发现一个规律,闪存的容量跟病毒的数量是成正比的,容量越做越大,而病毒数量也是越来越多。这个规律将一直沿续下去。
克制闪存病毒方案
闪存类病毒的克制方法大同小异,用通用的方法即可解决。掌握方法后,在为同事和朋友解决这类病毒引起的电脑故障时,就会得心应手。
第一步:运行进程管理工具Wsyscheck,如果发现有可疑的进程,该进程将被标成紫红色,选中这样的进程(图1),点击右键选择“结束进程并删除文件”即可。有的闪存类病毒会使用线程插入技术,这时病毒进程就会以粉红色显示,在模块列表中找到模块文件的模块,点击右键选择“卸载模块并删除文件”即可。
图1 可疑进程
第二步:点击Wsyscheck中的“文件管理”,定位到每个磁盘的根目录下(图2),选择病毒文件和Autorun.inf后,点击右键选择“直接删除”即可。
SRENG
第三步:点击Wsyscheck中的“服务管理”,病毒的启动服务往往会标成红色,选中这样的启动服务后,点击右键选择“删除选中的服务”即可。如果这里没有发现病毒启动项,那么点击“安全检查→活动文件”,选择病毒启动项,点击右键选择“修复所选项”即可。
然后调出系统修复工具SREng(下载地址http://down1.tech.sina.com.cn/download/downContent/2005-07-06/14207.shtml),点击“系统修复→高级修复”,再点击“自动修复”即可恢复被病毒破坏的系统。
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