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 MAX利用 “重复归一”法制作暖壶的方法与步骤(2)

  • 来源: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   2016-05-23/11:34
  • 6. 选择边口处一圈的点,执行右击Connect连接出一个边,并选择这连接的边执行Scale缩放出一个合适的大小。制作流程,如图KSP—23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3

    7. 把边口处上下两部分的边选择,执行右击Connect各连接出一个边,并选择这些连接的边逐个执行Scale缩放出一个合适的大小。制作流程,如图KSP—24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4

    8. 观察上半部分的比例,看看是否正确,根据制作的需要,我们可以把其制的比列正确化,这个模型通过观察,发现过长,故把顶口处的边界删除了。如图KSP—25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5

    9. 通过选择边界使用Shift配合Move与Scale完成水瓶口的部分制作,其制作的最后效果,如图KSP—26所示。按Z键查看模型的比例是否合适,并对比例进行调节,至于调节成什么样子,则根据生活中水瓶的实体来进行确定。所谓:“仁者谓之仁,智者谓之智”。请制作者自行调节。

    图KSP—26

    六、 瓶胆部分的制作:

    1. 由于水瓶的模型,并不是透明的对象,所以瓶壳内部的细节,可以不必太过于关注,只要把可见的部分制作出来就可以了。比如说这里的瓶胆口部分是可见的,故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进行制作。选择内部的边界,使用Scale向内部复制出一部分来,如图KSP—27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7

    2. 通过使用移动和缩放复制出瓶胆部分,如图KSP—28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8

    3. 通过使用移动和缩放复制出瓶胆部分,未圆形处理的瓶胆部分,如图KSP—29所示。

    图KSP—29

    4. 选择瓶胆上半部分边,使用Chamfer把其切开,如图KSP—30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0

    5. 使用你所能想到的方法,把瓶胆部分处理成,如图KSP—31所示结果。在这里,我是通过连接边与移动和Chamfer完成这项制作的。至此瓶胆部分的制作已经结束了。

    图KSP—31

    七、 瓶盖部分的制作:

    1. 通过使用移动和缩放复制出瓶盖部分,其制作流程如图KSP—32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2

    2. 把瓶盖封起来,并选择盖顶的边,用Chamfer切开,如图KSP—33所示。 瓶盖部分制作的到此结束。

    图KSP—33

    八、 瓶口上面白色部分的制作:

    1. 通过选边转换成面,选择如图KSP—32所示的面,使用修改命令面板中Detach(分离)命令,在分离命令的对话框中勾选Detach As Clone(把分离的对象复制)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选择的面复制出一份来,其制作流程如图KSP—34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4

    2. 把分离出来的面使用Shell(壳)命令修改器,将其增加一个厚度出来,如图KSP—35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5

    3. 把刚才这个对象处理成需要的效果,最终效果如图KSP—36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6

    九、 瓶把子的制作

    1. 在水瓶的正面视图中选择前部分的一些边,注意后部分的边要取消选择,把选择好后的边使用Conncet连接起来,并把连接出来的边,使用Chamfer切成两条,并把其调节到刚好的位置,再把两条边,再次使用Chamfer切面一个用来制作把子的封闭面。其制作流程如图KSP—37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7

    2. 选择用来做面部分的中间边,按Delete删除,选择边界右击把边界重新封起来。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制作开水瓶把子处的方便。如图KSP—38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8

    3. 选择水瓶把子的面,进行挤压,使其有一定的高度,如图KSP—39所示。

    图KSP—39

    4. 把拉伸的面删除,并把除顶处的四个点外的其他的点进行右击Remove处理。只保留出一个四方形的面最后处理的结果,如图KSP—40左所示。水瓶的把子的处理过程请参考本站的《3ds max教程:碗及茶杯建模》。

    图KSP—40

    十、 光滑与材质的分类设定:

    1. 材质的分类设定,使用选择面后,赋予一个材质,其赋予过程,如图KSP—41所示。使用Smooth(光滑)编辑修改器,调节合适的参数,最终的结果如图KSP—40右所示。

    图KSP—41

    十一、 水瓶模型的制作小结:

    此类模型的制作,我们称其为“重复归一”法。这类模型制作的关键在于,把模型上重复对象提出来,从而就象数学中提取“公因式”一样,把其中一个制作出来,再把这一个公共的对象施于整个模型。我们称这一步为“由一生N,由N合一”。在我们生活中总有此类似的模型。我们可在以后的几个模型制作中,慢慢的来体现。

    上一页 1 2下一页

    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
    {{money}}

    {{question.question}}

    A {{question.A}}
    B {{question.B}}
    C {{question.C}}
    D {{question.D}}
    提交

    驱动号 更多